人體骨骼的生長與代謝離不開種種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統稱為骨營養。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信息顯示,一種被稱為“骨質疏松癥”的骨病患病率正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在亞洲的情況尤為明顯。由此導致的骨折發生率增加了2~3倍,有1/3女性和1/10男性在50歲以后可發生至少1次骨質疏松性骨折;約20%髖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1年內,死于各種并發癥,50%的患者變成了殘疾人,F代醫學證明,在人體骨骼中,除了我們熟知的鈣外,還含有大量的鎂、鋅、鐵等無機物質和骨膠原、氨基酸、維生素、酶類等多種有機成分。此中,鈣約占2%,VD3、VK2約占1.5%,鎂約占0.7%,而骨膠原卵白質占人體總量的30%至40%。值得留意的是,處于骨質丟失信的中暮年人不只流失骨質中的鈣,并且鎂、鋅、鐵、卵白質等也同比例流失,這是構成中暮年人骨環節疾病的主要緣由。假如簡易補鈣,而缺少骨膠原、維生素、鐵等緊張根底元素的相聯合,骨骼照舊無法正常構成。 “軟骨癥”。幼兒往往顱骨、胸廓發育不全,容易佝僂;孕婦、老人的下肢、骨盆等處骨骼力量則會減退。 骨質疏松癥的病理特征是骨骼結構疏松,骨密度降低。其最常見的情況是髖部發生骨折。一旦髖部發生骨折,就會產生多種后遺癥,包括慢性疼痛、殘疾、生命質量下降,甚至早亡等。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每一個渴求健康長壽的人都應拿起自我保健的“武器”,防患于未然。那么,又該如何防范呢?增加骨營養的供給當為首要之舉。 鈣元素——骨營養的頭號養分
位列骨營養榜首的養分就是人們較為熟悉的鈣元素。您知道嗎?人的骨骼是“活”的。當鈣元素攝入不足時,骨骼中的鈣元素就會被釋放到血液里以維持血鈣濃度,導致骨骼的骨密度越來越低,骨質越來越疏松,進而引發骨折、骨質退行性增生或兒童佝僂病。因此,鈣元素被譽為“骨骼的支撐者”?茖W地攝取鈣元素也就成了增加骨營養的關鍵環節。 那么,又該如何科學地攝入鈣元素呢?首先是優選富含鈣質的食物。這些食物如:①谷類中的燕麥:鈣元素含量達精白大米的7.5倍,若與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則補鈣效果更佳;②豆類中的蕓豆:每100克帶皮蕓豆的鈣元素含量達349毫克,是黃豆的近2倍,用五香蕓豆、話梅蕓豆作為零食或開胃小菜,則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補鈣方法;③豆腐干:鈣元素含量是水豆腐的7倍,用豆腐干替代肉炒菜,則鈣元素含量還會大幅提高;④果蔬類的莧菜、小油菜:鈣元素含量均超過同等量的牛奶,用沸水焯過再烹調,鈣元素的吸收率會更好;⑤堅果類的榛仁:每100克炒榛子的鈣元素含量高達815毫克,能夠滿足成年人一天的鈣需求量;⑥魚類中的泥鰍:鈣元素含量為鯉魚的近6倍、帶魚的10倍,與豆腐干搭配絕對是補鈣佳肴;⑦飲品類的牛奶:喝250克牛奶,可獲得近300毫克的鈣,并且吸收效果好;⑧芝麻醬:25克芝麻醬中的鈣元素含量達200毫克。在缺乏上述食物的季節,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鈣制劑,以鈣元素含量高、鈣源好、療效確切和性價比高的補鈣品牌為好。 有人做過統計,在平凡人一天的膳食中,平均只能攝入250—350毫克鈣,與中公營養學會發起的逐日800—1000毫克鈣攝入量相差甚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養分系蔡美琴傳授指出,年輕時就要多吃含鈣食品,才能為骨骼儲備充滿的鈣。普通狀況下,多吃牛奶、豆成品、海帶、蝦皮等,就可以滿意正凡人補鈣的需求。烹調時能夠放點醋,有助鈣質溶解,協助吸取。喜好吃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品,以及愛吃咸的人,要特殊留意補鈣,由于油脂和鹽會克制鈣的吸取。 遺憾的是,不少人在補鈣方面存在一些盲目或錯誤行為如將骨頭湯視為很好的補鈣食物就是一例。事實上,骨頭里面的鈣元素不會輕易地“溶”出來。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2小時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會紛紛浮出水面,而湯里面的鈣元素仍是微乎其微的。喝這樣的湯,不僅未能使人體補到多少的鈣元素,反倒會攝入大量的脂肪,很容易導致高脂血癥,給心腦血管健康埋下了隱患。再如,相信豆漿是高鈣食品,用豆漿來代替牛奶補鈣也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豆漿是大豆加20倍水后研磨而成的,鈣含量只有大豆的1/20。每100克大豆的鈣元素含量為200毫克,經稀釋20倍之后,則變成了每100克豆漿中含有的鈣元素含量只相當于同等量牛奶的1/10,差異之大無異于天壤之別。此外,一些人以為喝飲料與補鈣有關,如喝大量濃茶、咖啡及碳酸飲料等。其實,茶葉中的鞣酸、飲料中的磷酸都會妨礙鈣元素的吸收,因此凡是需要補鈣元素的人,都要嚴格控制飲料的飲用量。骨骼“加油站”:維生素D。它能促進腸道鈣吸取,減少腎臟鈣分泌,就像加油站一樣,源源不斷地把鈣增補到骨骼中去。
本文鏈接 http://www.smallbatchrva.com/aspcms/news/2017-9-16/3249.html
上一篇臀部按摩三步法 下一篇臉部穴位按摩幫你輕松瘦成瓜子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