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作為藥用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眾多中藥材中,許多人都認得黃芪,那橢圓形的切面上,黃白相間,外圈黃白色,中心淡黃色的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好似盛開的菊花,聞一聞有淡淡的藥香,再咬一下感覺質地細密,有一種淡淡的蜂蜜香氣,細嚼后口中泛出甘甜。 黃芪不僅是一味常用的有名中藥,還被廣泛用于食療,是著名的保健滋補佳品。從古至今,黃芪都扮演補正氣、強體魄的重要角色,是人們離不了的藥食兩用材料。 【不僅補氣還能消浮腫】 黃芪藥性甘,微溫,是常用的補氣藥,主入脾經,可治療脾氣虧虛引起的胃部脹滿、精神不振、形體消瘦等,可與大棗熬膏,去渣以蜂蜜調味服用。因其溫熱,所以善升舉脾胃清陽之氣,治療脾氣虛,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內臟下垂,為補中益氣和升陽舉陷的要藥。此外,黃芪可治療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黃、神衰疲憊等癥狀,常與當歸配伍,稱當歸補血湯,水煎內服用于產后或病后補益氣血。除了補氣,黃芪還有多種功效。 利尿消腫。黃芪因善補脾氣,所以也可用于脾氣虛、水濕運化失常、四肢浮腫、小便不利。黃芪可與茯苓、白術、防己等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如《金匱要略》的防己黃芪湯。 補益肺氣!侗静萸笳妗酚涊d:“黃耆,入肺補氣,入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治療肺氣虧虛,短氣虛喘,常與人參、蛤蚧、紫菀、款冬花等補益肺腎、止咳定喘之品同用。 益衛固表。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因此黃芪具有益衛固表之效,治療氣虛衛表不固,自汗惡風!鹅`樞》中指出:“黃耆既補三焦,實衛氣……脾胃一虛,肺氣先絕,必用黃耆溫分肉,益皮毛,實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氣而補三焦!背Ec防風、白術等同用,如玉屏風散。 補虛通滯。黃芪在治療痹癥日久、肌肉麻木或中風半身不遂等屬氣虛血滯方面效果較好,可與羌活、當歸、川芎等祛風活血之品配伍。 黃芪蜜炙補氣升陽,容易助火、斂邪,凡表實邪盛、氣滯濕阻、熱毒瘡瘍皆不宜用!侗静輦湟酚涊d:“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壯脾胃。生血,生肌,排膿內托,瘡癰圣藥。痘癥不起,陽虛無熱者宜之! 【藥食兩用簡便廉】 黃芪是補氣良藥,具而補而不膩的特點,可單味使用,為增強補氣作用有時還加入人參、黨參等一起使用。如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倦怠乏力,往往是氣虛,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黃芪藥膳。有些人經常自汗,天氣變化后就容易感冒,中醫認為是衛氣不足,表虛不固,可用黃芪益氣固表,預防感冒。有些人大病初愈,身體虛弱,民間也有黃芪煨大棗、黃芪燉雞等食療方法。黃芪食用方法方便,可燉湯煮肉、泡茶煮粥、蒸米煮菜、煎膏泡酒等,一般一日15~30克。 黃芪枸杞瘦肉湯 原料:豬瘦肉150克、黃芪15克、枸杞10克、生姜兩片(1-2人用量) 做法:將黃芪、枸杞分別洗凈、稍浸泡;豬瘦肉洗凈,切塊。把以上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適量,加蓋隔水燉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藥膳中,黃芪可以補氣固表,利尿排毒,用于氣虛乏力、中氣下陷等癥候,枸杞可以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這兩款藥材適用于氣虛乏力、表虛自汗、視力減退、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等癥。 歸黃芪烏雞湯 黃芪具有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等功效,在冬季大家可以嘗試服用當歸黃芪烏雞湯。 具體做法是:烏雞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一起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每天早晚各一小碗,喝湯、吃肉。 秋冬季節可每日喝一至兩次,春夏可每周兩三次。當歸補血、黃芪補氣、烏雞滋陰補腎,該藥膳適于氣血不足、腎虛者,主要癥狀是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經期不準等。 此外,黃芪也可單獨使用。如有些缺氧或者中毒以及化療引起的心衰且病情較重者,可以用黃芪50克泡水代茶飲,2周后改為30克,長期飲用者可以每日使用15克左右。對大多數人來說,黃芪沒有什么毒副作用,不必過于擔心其安全問題,但氣滯濕阻、有食積、毒瘡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者,以及陰虛陽亢者,不宜使用黃芪,否則會加重病情。 養心補氣推薦一款枸芪棗茶:黃芪10克,枸杞12克,紅棗3枚,沸水沖泡代茶飲,能夠增強體質,明目補血,非常適合久坐的白領人群。 黃芪茶:生黃芪5~10克左右,清水洗凈,煮沸或開水泡10~20分鐘后飲用,可反復沖泡。也可加入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黃芪粥:黃芪50克左右,粳米、大米或糯米適量。黃芪用冷水浸半小時后煎汁,用煎過的汁煮粥就變成黃芪粥。也可用此法做成黃芪米飯。也可用黃芪15克、黨參10克煎水取汁,后加入大棗30克、粳米100克,一同煮粥食用。 著名老中醫岳美中治療慢性腎炎,有一個“復方黃芪粥”: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9克,金橘餅2枚,糯米30克,先以600毫升水煮黃芪30克,再加入上述其余幾味熬煮,之后取汁放入糯米煮熟,日服2次,收效顯著。 黃芪茯苓鯉魚湯:黃芪50克,茯苓30克,鯉魚1尾。鯉魚洗凈,黃芪、茯苓以紗布包扎,加水同煮,熟后以生姜、鹽調味,飲湯吃魚。脾氣虛弱的水腫、小便不利病人以及體虛氣弱的老人可食用。 黃芪是藥食皆宜、補氣強身佳品,但服用黃芪也有禁忌。國醫大師鄧鐵濤說過,黃芪是藥不是糧,用之對證則效,用之不當則害人。中醫辨證為陰虛陽亢、氣滯濕熱、食積停滯、熱毒熾盛者不宜用或需配伍運用,感冒發熱、高血壓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更多人參皂苷RH2信息請關注諾康養生”
本文鏈接 http://www.smallbatchrva.com/aspcms/news/2017-7-19/3171.html
上一篇免疫力下降有哪些原因,怎樣恢復免疫力?增強免疫力的藥物有哪些 下一篇免疫力低下?吃這些能免疫力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