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們如何判斷自己免疫力出問題了?提高免疫力有哪些方法?日常導致免疫力低下的習慣又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如果你在餐館吃了某道菜,別人沒啥事,而你上吐下瀉,說明你的腸胃自身保護功能出現了問題。
如果你身邊的人得了感冒,很快你就被傳染了,而身邊的其他人沒事,說明你的免疫力出現了問題。
身體被不小心劃傷時,幾天內傷口紅腫、甚至流膿,別人幾天就愈合了,而你卻要拖好久,這說明你的免疫力下降了。

如果你工作時經常提不起勁,但去醫院檢查又沒什么事,休息后精力能緩解,但幾天后疲勞感又出現了,說明你的免疫力有問題。
如果你經常感冒,天氣一變涼你就打噴嚏,還要隔好久才能痊愈,說明你的免疫力有所下降。
爛嘴角頻發,很可能是個體免疫力太差。
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勞累、活動和講話過多時鼻子容易出汗,這類人容易經常反復感冒。
人體免疫系統需要不斷經過外界的馴化來逐漸增加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如果太愛干凈,免疫系統就得不到鍛煉,久而久之免疫力就會越來越差。
但這并不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不愛干凈哦,還是要適當保持個人衛生。

悶悶不樂、情緒緊張、心理壓力大的人比樂觀開朗的人免疫力會更差一些。
其實長期挑食、偏食的人往往因營養攝入不全面,導致免疫力差,繼而引起許多小毛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自然的規律。這個系統一旦紊亂,會導致免疫力降低,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
不運動的人,身體氣血運行變慢、肌肉松弛無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吃過飽會出現“食積”、“食滯”。積久化熱、久積致虛,從而免疫力降低,出現反復感冒、咳嗽。

1. 抗菌皂:經常使用抗菌皂,容易對食物和環境過敏。
2. 空氣污染:空氣污染(特別是多環芳烴)會損害免疫力。
3. 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減少人體內細胞活素的含量。在生病期間,免疫系統會以這種激素來發揮作用。
4. 罐裝食品:雙酚A被用來涂裝大部分罐裝食品的內襯。研究表明體內雙酚A含量較高的成年人,巨細胞病毒抗體水平也較高,這表明免疫系統出現了故障。
5. 糖:使用100克的白糖,就能讓白細胞殺滅細菌的能力顯著降低5個小時。
影響免疫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的情緒狀態、壓力水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營養狀態,都會影響個人的免疫力。

蛋白質是形成抗體的物質基礎,缺乏蛋白質會直接影響到抗體的合成,相當于打仗沒有刀槍,容易戰敗。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很多,黃豆、大青豆、芝麻、核桃、 杏仁、松子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
缺乏維生素A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萎縮、纖毛數量減少,人體對外防護的第一道防線就第一時間奔潰,病菌極其容易侵入體內。增強抵抗力首要補充維生素A,常見于各種胡蘿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綠葉菜類、黃色菜類以及水果類,含量較豐富的有菠菜、豌豆苗、紅心甜薯、胡蘿卜、青椒、南瓜等。
維生素C能減少外界對人體細胞內平衡的干擾,促進抗體形成,并維持正常免疫力。含維生素C最豐富的就是果蔬,如蔬菜中的西蘭花、西紅柿等;水果中的山楂、獼猴桃、草莓等。
維生素E是體內的抗氧化劑,同時也是一種免疫調節劑。補充維生素E,能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維持良好運轉。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包括植物油、堅果、豆類類食物。

鋅是人體內100余種酶的組成成分,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及其運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是調節免疫力的好助手。含鋅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菌菇類。菌菇類的食物,如香菇、蘑菇、口蘑等等都是富含較多的鋅。
缺鐵會導致免疫細胞數量的減少,影響免疫抗體的產生。含鐵量較多的如大豆、黑木耳、韭菜等。
補鐵小竅門:在吃含鐵食物時,再吃些維C豐富的食物,維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這樣強強聯合,把補鐵效果發揮到最好。
硒幾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細胞中,補硒可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力。含硒量豐富的食物有:紫薯。
灸療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代償能力,從而強壯人體正氣。
艾條艾灸四個穴位:關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神闕穴,進行懸灸,強身健體,固本扶陽,可以提高免疫力,驅除亞健康的狀態。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
取穴施灸時,艾灸可以激發人的經絡感傳現象,促進經氣運行,產生循經感傳,為正常細胞、免疫活細胞及能量缺乏的病態細胞輸送活化能,同時借助于反饋調節機制,糾正病理狀態下能量代謝的紊亂狀態,調控人體的免疫力,抑制人體內細胞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