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這個詞可能是在健康領域最被濫用的詞語之一了,許多所謂的健康產品都在使用“提高免疫力”這個詞就是一種印證。似乎“免疫力”就是抗毒力、抗病力乃至抗癌力,是身體健康的標志。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是人體識別和對抗外來侵入的異物(如病毒、細菌等),處理非正常細胞(如衰老、損傷、死亡、變性、被感染的細胞)的能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 從免疫力的定義可以看出,免疫力要恰到好處才好。免疫力太弱,身體無法對抗外來的侵害,容易生;免疫力太強,可能會把自身好的細胞或組織識別為“敵人”來攻擊,也會生病。而且“免疫力太強”引起的疾病會更麻煩,常常會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紅斑狼瘡等。因此,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 有些人平時身體很好,可是一旦得了某些嚴重的疾病就會“病來如山倒”;而另外一些人似乎總是小病不斷,可是身體好像也不會壞到什么地步上去。這種現象似乎也說明了免疫力高低似乎與抗病能力不是對等的。 
因此,我們平時要做的是如果平衡我們的免疫力。也就是說,在免疫力相對低下的時候如何提高到一個適合的狀態上來,有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 1、三餐規律,飲食均衡 按時按點的三餐、均衡的飲食習慣是身體營養物質攝入的基礎,也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根本,這一點就不必太多強調了。 
2、每天運動30分鐘 有試驗表明,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每周5天。持續12周后,人體的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強。運動只要微微出汗、心跳加快即可,如快走、慢跑等就很適合。 
3、睡夠充足 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著名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臨床專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4、戒煙戒酒 吸煙與過量飲酒是各種心腦血管疾病乃至癌癥等嚴重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還會引起血管痙攣,造成身體長期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影響身體免疫功能的正常發揮。 
5、保持樂觀的心態 樂觀的心態可以維持人體處于一個最佳的狀態。尤其是在現今社會,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成分增多,從而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誘導疾病的發生。因此保持樂觀的心態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免疫力”是我們身體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身體狀態自然會得到均衡的免疫力。我們不必過分強調它,也不能過分輕視它。
本文鏈接 http://www.smallbatchrva.com/aspcms/news/2017-2-14/3005.html
上一篇每個人都想延年益壽,怎么辦?早期早睡是關鍵 下一篇男人四十一枝花,但需健康來當家
|